经理信箱   |  书记信箱

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教育>>学位点介绍>>正文
学位点介绍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新闻 
 通知公告 
 公司风采 
 特别报道 
工商管理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简介
2025年03月13日  

一、学科简介

公司在 1986年开始工商管理教育基础上,于1995年开始招生,2004年获得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目前,学院已经将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本学科聚焦陕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区域发展优势和特色,设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人才开发与乡村振兴四个培养专业方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1人,教授6人,副教授18人。现有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才计划入选2人、市厅级人才计划入选2人;市厅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多名教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和TOP5%。拥有文旅部重点研究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延安市社科联科学普及基地2个。

本学位点着力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依托各项制度稳步提升学位点的科学研究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果。获批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100余项。师生在《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SCI、SSCI、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等来源期刊及人大复印资料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重要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

二、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拥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1.学术能力。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职业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忠诚于事业,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发掘、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4.延安精神特质。具备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等品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开发与乡村振兴;旅游管理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一)企业管理主要研究方向

旨在培养数智化时代精通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色在于聚焦能源企业管理需求,开设应急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在医院运营管理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研究方向和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二)会计学主要研究方向

旨在培养精通智能财务、会计、审计理论研究和运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色在于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智能财务基础、大数据财务分析与决策等课程;在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等研究方向和领域具有一定优势。

(三)旅游管理主要研究方向

旨在培养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精通数字化文旅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色在于聚焦延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开设红色旅游、数字文旅等课程;在红色旅游和文旅融合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一定影响力。

(四)人才开发与乡村振兴主要研究方向

旨在培养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背景下精通乡村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色在于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需要,开设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农业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在数字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等研究方向和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较强影响力。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1. 本学科点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 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

2. 本学科点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科研活动环节

学术活动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体育教育环节

美育教育环节

劳动教育环节

≥36

≥30

1

1

1

1

1

1

研究生应修满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0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课4门8学分,学位基础课4门7学分,学位方向课3门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即专业选修课不少于5门9学分;补修课程(凡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以参加本科生课程班级学习的方式补修本专业不少于2门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其中科研活动环节1学分、管理案例开发与设计1学分,学术活动实践1学分、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各1学分)。

六、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2.课程考核

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除英语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外,其余课程70分以上合格。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考核应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员工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员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试题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关闭窗口